2024年骨骼肌动作电位:骨骼肌动作电位下降支的形成是由于什么
动作 2024年11月21日 21:18:22 3399youxi
心室肌动作电位与骨骼肌动作电位的主要区别是
时程不同,离子流不同。时程不同:心室肌动作电位的时程长,为200到300毫秒,而骨骼肌动作电位的时程短,为2到5毫秒。离子流不同:心室肌动作电位由钠离子内流和钾离子外流形成,而骨骼肌动作电位由钠离子内流形成。
心室肌细胞的动作电位分有效不应期、相对不应期、超常期。且会自动去极化,有一个特殊的平台期,是心室肌细胞兴奋性的标志,有期前收缩和代偿间歇的生理现象。骨骼肌细胞的动作电位分期基本与心肌细胞相同,但是其一个周期的时间较心肌细胞短,由交感神经支配运动。
心室肌动作电位与骨骼肌动作电位的主要区别在于细胞类型和调控机制不同。心室肌动作电位是指心脏中心室肌细胞在兴奋传导过程中产生的电位变化,而骨骼肌动作电位是指骨骼肌细胞在兴奋-收缩过程中产生的电位变化。
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和骨骼肌细胞动作电位的异同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不同点:①两者的动作电位有明显的不同。心室肌细胞的动作电位持续时间较长,可达300ms之多,其升支和降支不对称,可分为0~4期等5个时相。
比较心肌细胞和骨骼肌细胞动作电位的异同点
如果你问的是动作电位,那当然两者都是全或无。如果你问的是收缩,单个细胞是不表现什么全或无的。这里所说的全或无是指整体上,显然骨骼肌是没有这个特性的,而心肌是有的。
并在2 期出现电位停滞于零线附近缓慢复极化的平台,这是心室肌动作电位区别于骨骼肌的显著特点。 心肌心肌细胞兴奋时会产生动作电位,这种电位变化与骨骼肌、神经细胞的动作电位大致相似。都可以表现为静息电位和兴奋时的动作电位。心肌细胞膜主要由类脂质和蛋白质分子构成。
为何骨骼肌终板电位不同于动作电位?首先,这个问题展现的是对神经生理学深入探究的好奇心。让我们来探讨一下,骨骼肌终板膜上的电位变化为何只引发局部兴奋而非动作电位的叠加。简单说,这涉及到细胞结构和生理机制的独特性。
与骨骼肌相比心肌细胞动作电位升支与降支不对称。复极过程比较复杂。不同部分心肌细胞动作电位形态波幅都有所不同。按照心肌细胞电活动的特点,可以分为快反应细胞和慢反应细胞。快反应细胞包括:心室肌、心房肌和浦肯野细胞,前二者属非自律细胞,后者属自律细胞。
[1] 静息电位是一种稳定的直流电位,但各种细胞的数值不同。哺乳动物的神经细胞的静息电位为-70mV(即膜内比膜外电位低70mV),骨骼肌细胞为-90mV,人的红细胞为-10mV。
骨骼肌细胞的动作电位是如何产生的?试述动作电位与骨骼肌细胞收缩的关...
1、【答案】:肌肉收缩前,首先出现的是肌膜上的动作电位,因此在肌膜的电位变化和肌丝滑行引起的肌肉收缩之间,必定存在着某种中介过程把二者联系起来,这一过程称为兴奋-收缩耦联。耦联因子是Ca2+,耦联主要是通过三个过程。(1)肌膜兴奋时,动作电位通过横管、管膜一直传播到肌细胞的内部,深入到终池近旁。
2、把肌细胞的电兴奋与肌细胞机械收缩衔接起来的中介过程称为兴奋收缩耦联。具体的耦联过程是:动作电位通过横管传到三联管结构处纵管膜钙通道开放Ca2+顺其梯度扩散到胞浆中使胞浆Ca2+浓度升高Ca2+与肌钙蛋白结合从而出现肌肉收缩。 终池膜Ca2+泵的作用使肌浆内Ca2+降低肌肉舒张。
3、骨骼肌收缩 骨骼肌收缩的机制:动作电位达成马达神经元的轴突。动作电位激活电压装门的钙离子渠道在轴突, 并且钙冲进来。钙造成乙酰胆碱泡在轴突对保险丝与膜, 释放乙酰胆碱入裂缝在轴突和肌肉纤维的马达终板之间。
4、揭示骨骼肌的秘密:强直收缩的奥秘 对于骨骼肌中一种独特的行为——强直收缩,你是否感到好奇?让我们深入探索这一现象,揭示其背后的科学原理。
5、【答案】:相同点:①心室肌细胞与骨骼肌细胞的静息电位约为-90mV。形成机制基本相同,都是钾的平衡电位。②两者动作电位的去极过程都是由钠离子的快速内流所产生的。不同点:①两者的动作电位有明显的不同。
6、横管系统对正常肌细胞的兴奋-收缩耦联是十分必要的。用含有甘油的高渗任氏液浸泡肌肉一段时间,再把它放回到一般任氏液中,这样的处理可以选择性地破坏肌细胞的横管系统;这时如果再给肌肉以外加刺激,虽然仍可在完好的肌细胞膜上引起动作电位,但不再能引起细胞收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