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动作电位的五个时期图:动作电位包括三个阶段
动作 2024年11月22日 13:50:08 3399youxi
心肌细胞(心房,心室,浦肯野细胞)的动作电位机制?及他们的区别
1、它们是心房和心室壁的主要构成部分。工作心肌细胞的跨膜电位心室肌细胞的跨膜电位波形与骨骼肌细胞的有区别。其动作电位分为0,1,2,3和4五期。静息电位。心室肌静息电位的形成与骨骼肌和神经纤维的有着相似的形成机制,其值为-90 mV。细胞膜内外的例子浓度分布存在差异。
2、浦肯野细胞和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的区别在于4期自动去极化的有无。在4期时,浦肯野细胞会发生相对较慢的自动去极化(这是它作为一种自律细胞的特性,当然相比窦房结的P细胞,它的自律性要差得多了),而心室肌则不会。
3、起始部分:浦肯野细胞的动作电位起始于细胞膜的钠离子通道激活,而心室肌细胞的动作电位起始于细胞膜的钙离子通道激活。复极化过程:浦肯野细胞在动作电位的复极化过程中,主要是通过钾离子通道的开放,使细胞内的钾离子外流,导致细胞膜电位逐渐恢复到静息状态。
4、心室肌及心房肌动作电位的去极化由电压门控性钠通道的开放引起。普肯耶细胞的自动去极化由If(f为下角标)通道的开放引起。If通道在细胞超极化时充分激活开放,允许钠钾离子通过,钠离子为主。
5、浦肯野细胞和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的区别主要是4期。浦肯野细胞和心室肌细胞在动作电位上除了4期之外都很相似。所以说两者最大的区别就在于4期。在4期时,浦肯野细胞会发生相对较慢的自动去极化,而心室肌细胞则不会。
6、不同部分心肌细胞动作电位形态波幅都有所不同。按照心肌细胞电活动的特点,可以分为快反应细胞和慢反应细胞。快反应细胞包括:心室肌、心房肌和浦肯野细胞,前二者属非自律细胞,后者属自律细胞。快反应细胞动作电位的特点是去极化速度快,振幅大,复极过程缓慢并可分几个时相(期)。
快速分析神经调节过程中电位变化曲线图
1、考题中出现的电位变化曲线一般如下图所示,横坐标代表时间,单位是ms,纵坐标是膜电位,单位是mV,但一定注意,纵坐标上的数值并不代表膜内电位数值,而是膜内电位与膜外电位的差值。比如纵坐标上的-70,代表膜内比膜外低了70mV的电位,+30代表膜内比膜外高了30mV的电位。
2、考试中常见的电位变化曲线,以时间(ms)为横坐标,以膜电位差(mV)为纵坐标,但需注意,纵坐标所代表的是膜内电位与膜外电位的差值。例如,-70mV表示膜内电位低于膜外70mV,而+30mV则代表膜内电位高于膜外30mV。现在,让我们通过四个关键阶段来揭示这个曲线的秘密。
3、号线是静息电位,此时细胞膜的钾离子通道时打开的,由于细胞中的钾离子多,因此细胞中的钾离子有向细胞外运动的趋势,但是此时细胞内为负电,外为正电,根据电荷的吸引与排斥原理,钾离子又有向细胞内运动的趋势,当这两者达到平衡状态时就是静息电位的产生与维持。
4、神经兴奋或抑制时有电位变化。神经兴奋或抑制时的电位变化称为动作电位(反之称静息电位)。动作电位的形成过程:静息的时候膜电位为外正内负 (外钠内钾)。当受到刺激后,细胞膜上少量钠通道激活开放,钠离子顺着浓度差少量内流,膜内外电位差逐渐减小,产生局部电流。
5、超极化时膜电位使钾离子通道关闭,膜电位又恢复至静息状态 其中,钠离子和钾离子都是通过钠钾泵来实现运输的。钠钾泵是由2个α亚基和2个β亚基组成的四聚体。
6、在神经纤维的传导过程中,未受刺激时,细胞膜内外存在电位差,即静息电位。当神经纤维受到刺激时,兴奋部位的膜电位会发生快速变化,由膜外正电变为负电,膜内负电变为正电,形成动作电位。这种电位变化导致局部电流在膜内外流动,形成电流回路,使兴奋沿着神经纤维向前传导。
心肌细胞的动作电位是什么
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分为五期,由除极化过程和复极化过程所组成的。0期(心室除极期),膜电位由原来的静息电位变成了动作电位。机制是:心室肌细胞受刺激兴奋后引起快钠通道的开放,造成钠离子的内流。
心肌细胞动作电位是心室肌细胞兴奋的标志,是指一个阈上刺激作用于心肌细胞,引起心肌细胞上特定离子通道的开放及带电离子的跨膜运动,从而引起膜电位的波动。心肌细胞动作电位全过程包括除极过程的0期和复极过程的4等四个时期。
心肌细胞动作电位产生的机制是:心室肌细胞受刺激兴奋后引起快钠通道的开放,造成钠离子的内流。钠离子顺电-化学梯度由膜外快速进入膜内,进一步使膜去极化、反极化,膜内电位由静息时的-90mV急剧上升到+30mV。此期的影响因素是快钠通道,快钠通道激活迅速、开放速度快,失活也迅速。
也就是心肌受任何刺激,都不会产生新的动作电位,从-60mV--80mV这个期间,叫相对不应期。
心肌细胞兴奋时会产生动作电位,这种电位变化与骨骼肌、神经细胞的动作电位大致相似。都可以表现为静息电位和兴奋时的动作电位。心肌细胞膜主要由类脂质和蛋白质分子构成。
当心肌细胞兴奋时,产生一个可以扩播的电位变化,称为动作电位。动作电位包括去极化和复极化两个过程。心脏各部分心肌细胞的动作电位形态各异,图4-1是一个概略的示意图。心肌细胞的跨膜电位是由于离子流跨越细胞膜流动而形成的。
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可分为哪五期?
1、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分为五期,由除极化过程和复极化过程所组成的,其机制简单的归纳如下:1:0期(除极过程)——心室除极过程,膜电位由原来的静息电位变成了动作电位。由静息状态时的-90mV上升到-20mV~+30mV。膜两侧由原来的极化状态转变为反极化状态,构成了动作电位的上升支,此期又称为0期。
2、心室肌细胞的动作电位分为五个阶段,分别是0期、1期、2期、3期和4期。0期代表去极化过程,膜内电位从-90mV快速上升至约+30mV,这是由于钠离子(Na+)内流所致。1期是快速复极初期,膜内电位迅速从+30mV降至0mV左右,主要是钾离子(K+)外流的结果。
3、心室肌细胞的动作电位分5期,即0期、1期、2期、3期和4期。各期特征:0期为去极化过程,膜内电位由-90 mV迅速上升到+30 mV 左右。
4、心室肌细胞的动作电位去极化和复极化过程可分为5个时期,即去极化的0期和复极化的4期。其特点是复极化持续时间较长,有2期平台。去极化0期:主要由Na+迅速内流,使膜内电位迅速上升,膜电位由内负外正转为内正外负的状态,构成动作电位的上升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