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动作电位的测量的图像解析:动作电位的测量方法
动作 2024年11月23日 06:26:02 3399youxi
如何判断动作电位的值
1、静息电位差和动作电位差都是通过膜外电位减去膜内电位来计算的。大多数动植物细胞的静息电位中,膜内电位比膜外低,若以膜外电位为零,那么膜内电位将显示为负值。通常,静息电位的范围在-10至-100毫伏之间。动作电位由两个主要部分组成:峰电位和后电位。
2、静息电位——外正内负;动作电位——内正外负。静息电位外正内负,动作电位外负内正。静息电位就是平静时的膜电位,由于细胞膜对K的通透性大,对Na的通透性小,造成膜内K离子外流,电位外正内负。接受到刺激时,细胞膜对Na离子的通透性骤然增大,造成Na内流,电位外负内正,即为动作电位。
3、不一定大于零。动作电位峰值不一定大于零。动作电位是神经细胞在兴奋状态下产生的电信号,其峰值是正值,在动作电位的峰值是正数时,约为90到130mV3。这是因在动作电位发生时,细胞膜内部的电位会发生短暂的去极化,使细胞内部电位变得更正,即峰值。
4、动作电位的幅值是指动作电位的电压变化的大小。在单根神经纤维上,动作电位的幅度在50-120mV之间,取决于神经细胞类型和传递信号的强度。在同一种类型的神经细胞上,动作电位的幅度是相似的,在不同类型的神经细胞上,动作电位的幅度会有所不同。
怎样区分动作电位与伪迹
1、在观察电刺激引起的诱发电位时,常看到刺激伪迹过大以致影响诱发电位的波形。刺激伪迹主要由于刺激电极与引导电极之间的电阻性与电容性成分的联系而形成。若刺激伪迹过大,则会影响动作电位的观察,故较理想的伪迹应小而清晰,不影响动作电位的观察。
2、如果说你只使用一个通道的话,那么可能其中一个为是刺激伪迹。如果是两个通道,那么本来就是有两个峰。
3、细胞水平的生物电现象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这就是它们在安静时具有的静息电位和它们受到刺激时产生的动作电位。体内各种器官或多细胞结构所表现的多种形式的生物电现象,大都可以根据细胞水平的这些基本电现象来解释。 静息电位指细胞未受刺激时存在于细胞内外两侧的电位差。测量细胞静息电位的方法如图2-11所示。
4、如果在引导的两个电极之间将神经干麻醉或损坏,阻断兴奋的传导,这时记录到的动作电位就是单相动作电位。单个神经细胞的动作电位是以“全或无”方式发生的,而神经干复合动作电位的幅值在一定的刺激强度下是随刺激强度的增加而增大的。
5、防止刺激伪迹与动作电位融合而影响测量。在观察蛙的坐骨神经干动作电位的实验中,刺激电极与引导电极尽量远些,并接好地线,调节刺激波宽,以防止刺激伪迹与动作电位融合而影响测量。蛙是两栖动物,无尾,前肢短,后肢长,趾有蹼,卵孵化为蝌蚪,逐渐变化成蛙。
6、这段时间就是不应期,有绝对不应期和相对不应期。可兴奋组织在一次兴奋之后,其兴奋性要经历一个规律的时相变化,依次是绝对不应期、相对不应期、超常期和低常期,然后才恢复到正常的兴奋性水平。本实验目的在于观察动作电位的基本波形、潜伏期、幅值及时程,观察不同刺激强度对神经干动作电位波形的影响。
动作电位由什么组成?
动作电位是指可兴奋细胞受到刺激时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产生的可扩布的电位变化过程。动作电位由峰电位(迅速去极化上升支和迅速复极化下降支的总称)和后电位(缓慢的电位变化,包括负后电位和正后电位)组成。
动作电位由峰电位和后电位缓慢的电位变化,包括负后电位和正后电位组成。峰电位是动作电位的主要组成成分,因此通常意义的动作电位主要指峰电位。动作电位的幅度约为90~130mV,动作电位超过零电位水平约35mV,这一段称为超射。
动作电位是指可兴奋细胞受到刺激时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产生的可扩布的电位变化过程。动作电位由峰电位和后电位组成,峰电位是动作电位的主要组成成分。动作电位可以分成去极化、复极化、超极化三个过程。动作电位的产生符合“全或无定律”,即刺激只要达到阈值,就能引发动作电位。
静息电位的图像开始为撒是负值
1、膜对钾离子的通透性相对增大:钾离子往细胞外液跑,相当于内负的数值加大,比如原来-70变到-80,所以导致静息电位的绝对值增大。膜对钠离子的通透性相对增大:正的钠电位对静息电位贡献提升,抵消更多的负的钾电位,所以静息电位会抬高。
2、因为静息是主要由K+维持电位,外面K+浓度增大使得细胞内只需要流出比原来少的K+,静息电位为负值,故提高;而动作电位是由Na+的离子通道大量开放造成的,和K+没什么关系,基本不变。
3、静息电位是指细胞在安静状态下,存在于膜两侧的电位差,表现为膜内电位较膜外为负,一般在-100~-l0mV。静息电位主要由K+外流形成,接近于K+的电-化学平衡电位。
4、静息电位——外正内负;动作电位——内正外负。静息电位外正内负,动作电位外负内正。静息电位就是平静时的膜电位,由于细胞膜对K的通透性大,对Na的通透性小,造成膜内K离子外流,电位外正内负。接受到刺激时,细胞膜对Na离子的通透性骤然增大,造成Na内流,电位外负内正,即为动作电位。
5、进一步发展,如果膜内电位变为正值,而膜外电位变为负值,这种情况被称为反极化。这是细胞受到刺激后的一种动态反应,通常先经历去极化,然后通过一个过程,即复极化,使膜电位再次恢复到静息时的内负状态。静息电位作为一种稳定的电位差,尽管普遍存在,但不同类型的细胞其数值各不相同。
6、静息电位都表现为膜内比膜外电位低,即膜内带负电而膜外带正电。这种内负外正的状态,称为极化状态。静息电位是一种稳定的直流电位,但各种细胞的数值不同。哺乳动物的神经细胞的静息电位为-70mV(即膜内比膜外电位低70mV),骨骼肌细胞为-90mV,人的红细胞为-10mV。
神经干双相动作电位的产生原理是什么?急急急!!!
当在神经干一段进行刺激时,表现为负电位变化的动作电位由此极端向另一端传导。当其传导到a电极时,a、b之间出现电位差,a负b正。此时可记录到上相波。当动作电位传至两电极之间是时,a、b又处于等电位状态。动作电位进一步传导当到达b电极时,a、b之间又出现电位差,a正b负,此时可记录到下相波。
双相动作电位主要出现在神经干等复杂组织中,当神经受到阈上刺激时,动作电位在受刺激部位产生并沿细胞膜传导。这一过程中,钠离子内流导致膜外正电荷减少,与远端引导电极接触部位形成电势差,且随钠内流增多电势差增大。
用两个电极置于正常的神经干表面,产生兴奋波先后通过这两个电极处,引导出两个方向相反的电位波形,就是电流的方向发生了反向,表现为两个方向波形!图像就像一个周期的正弦图像。
阈刺激或阈上刺激使膜对Na+的通透性增加,Na+顺浓度梯度及电位差内流,使膜去极化,形成动作电位的上升支。Na+通道失活,而 K+通道开放,K+外流,复极化形成动作电位的下降支。钠泵的作用,将进入膜内的Na+泵出膜外,同时将膜外多余的 K+泵入膜内,恢复兴奋前时离子分布的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