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作电位的去极化是由于什么形成的(动作电位去极化是正反馈吗)
动作 2024年10月6日 00:50:15 3399youxi
浦肯野细胞动作电位0期去极化是由于()
1、【答案】:C 解析:浦肯野细胞为快反应自律细胞,其动作电位的形状与心室肌动作电位相似,也分为0期、1期、2期、3期和4期五个时相,0~3期的产生机制也与心室肌细胞基本相同。因此其动作电位0期去极化是由于Na内流(C对)(INa)而引起,去极化的速度甚至比心室肌细胞还要高。
2、【答案】:C 浦肯野细胞虽为自律细胞,但其动作电位的形态和离子基础除4期外,与非自律细胞的心肌细胞相似,即由于膜上Na+通道开放,Na+内流产生0期去极化。
3、【答案】:C窦房结细胞动作电位0期去极化是由内流引起的,这种由慢钙通道介导的动作电位称为慢反应动作电位;浦肯野细胞是快反应细胞,动作电位0期去极化是由内流引起的。
动作电位和局部电位的区别是什么?
1、局部电位和动作电位具有以下区别:概念不同:局部电位:细胞受到阈下刺激时,细胞膜两侧产生的微弱电变化(较小的膜去极化或超极化反应)。或者说是细胞受刺激后去极化未达到阈电位的电位变化。
2、原理不同。动作电位:Na+大量内流 ;局部电位:Na+少量内流。局部点位Na+内流少的原因:阈下刺激时,Na+通道开放的数目少,Na+内流少。
3、局部电位和动作电位具有以下区别:概念不同。局部电位:细胞受到阈下刺激时,细胞膜两侧产生的微弱电变化(较小的膜去极化或超极化反应)。或者说是细胞受刺激后去极化未达到阈电位的电位变化。
4、动作电位和局部电位的区别:动作电位是指可兴奋细胞受到刺激时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产生的可扩布的电位变化过程。动作电位由峰电位(迅速去极化上升支和迅速复极化下降支的总称)和后电位(缓慢的电位变化,包括负后电位和正后电位)组成。
5、局部电位与动作电位的区别:刺激的原因不同。动作电位是阈上刺激引起;而局部电位由阈下刺激引起。特点不同。动作电位具有以下特点:① 具有“全或无”现象 ;② 脉冲式传导 ;③ 时间短暂;④ 有不应期。
动作电位的产生机制(去极化、复极化、超极化的机制)?
形成原因:动作电位的去极化是由于大量的钠通道开放引起的钠离子大量、快速内流所致;复极化则是由大量钾通道开放引起钾离子快速外流的结果。局部电位:细胞受到阈下刺激时,细胞膜两侧产生的微弱电变化(较小的膜去极化或超极化反应)。或者说是细胞受刺激后去极化未达到阈电位的电位变化。
③局部反应可以总合,即多个局部电位可叠加起来达到阈电位而引起动作电位。局部电位除了上述的去极化形式外,还可表现为超极化的形式。
动作电位(AP)是可兴奋组织或细胞受到阈上刺激时,在静息电位基础上发生的快速、可逆转、可传播的细胞膜两侧的电变化。动作电位的主要成份是峰电位。动作电位可以分成去极化、复极化、超极化三个过程。动作电位的产生符合“全或无定律”,即刺激只要达到阈值,就能引发动作电位。
心肌细胞动作电位去极化是由于什么形成的
1、心肌细胞动作电位去极化是由于Na+内流形成的。心室肌细胞0期去极化的离子机制与骨骼肌和神经细胞的类似,是由钠通道开放和Na+内流所引起的。在外来刺激作用下,首先引起部分电压门控式Na+通道开放和少量Na+内流,造成细胞膜部分去极化。
2、是由钠离子内流引起的。在外来刺激作用下,部分电压门控式钠离子通道开放,钠离子进入细胞内,引起细胞膜的部分去极化。当去极化达到阈电位水平时,大量钠离子通道开放,出现再生性钠离子内流,加剧细胞膜的去极化。这一过程是心肌细胞动作电位去极化的主要机制。
3、正价钠离子和内流。去极化这个时候指的就是离子的变化,心肌细胞膜电位变化,有静息状态的情况,变成极化状态的情况,心肌去极化代表的是心肌收缩的过程。
4、心肌细胞的动作电位去极化过程是由于受外界刺激形成的。
5、【答案】:C[考点]心肌工作细胞的跨膜电位及其产生机制[分析]心室肌细胞0期去极化的离子机制是由钠通道开放和内流引起的。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2期是在快速复极后,复极化过程变得非常缓慢,持续时间较长的过程,称为平台期,其主要离子电流是内流和外流。
6、心室肌细胞属于快反应细胞,其动作电位的去极化时相(0期,phase0)发展迅速,膜内电位由-90mV迅速上升到+30mV左右,形成动作电位的升支。其幅值达到120mV,占时约1ms。0期去极化的速度并不是均匀的,其最大去极化速率可以达到200V/s左右。0期快速去极化的发生原理主要是细胞外的Na+快速流入细胞内。
动作电位的去极化主要是
1、动作电位的去极化相主要是由慢钙通道开放,钙离子内流造成。内流的钙离子又可引起平滑肌收缩,它的产生取决于局部因素,刺激迷走神经可引起动作电位,刺激交感神经可以降低动作电位频率,其频率较慢,称为慢波,其产生可能与钠离子和钾离子活性周期性改变有关。
2、形成原因:动作电位的去极化是由于大量的钠通道开放引起的钠离子大量、快速内流所致;复极化则是由大量钾通道开放引起钾离子快速外流的结果。局部电位:细胞受到阈下刺激时,细胞膜两侧产生的微弱电变化(较小的膜去极化或超极化反应)。或者说是细胞受刺激后去极化未达到阈电位的电位变化。
3、去极化0期:主要由Na+迅速内流,使膜内电位迅速上升,膜电位由内负外正转为内正外负的状态,构成动作电位的上升支。1期(快速复极初期):主要是Na+通道关闭,Na+停止内流;而膜对K+的通透性增加,K+外流,造成膜内电位迅速下降。
4、【答案】:B窦房结细胞动作电位0期去极化过程主要是Ca缓慢内流引起,无明显1期和2期过程,3期主要是K外流超过Ca内流,4期是自动去极化,主要为K外流逐渐减少,其次为Na、Ca内流逐渐增加,故选B。
5、在动作电位发生和发展过程中,从反极化的状态的电位恢复到膜外正电位、膜内负电位的静息状态,称为复极化。去极化(depolarization)又称除极化,指将膜极化状态变小的变化趋势或者静息电位向膜内负值减小的方向变化。反极化,细胞膜电位由外正内负变为外负内正的状态。
6、【答案】:B 解析:窦房结细胞的跨膜电位及其产生机制明显不同于心室肌细胞。心室肌0期去极化的离子机制为Na通道(快钠通道)介导的Na内流;窦房结P细胞缺乏INa通道,其去极化主要依赖于L型钙通道(慢钙通道)介导的Ca内流(B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