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作电位是外正内负还是外负内正(动作电位是外负内正形成原因)
动作 2024年10月6日 16:31:52 3399youxi
最近看ECG,有点糊涂了,有个问题请教下!为什么心电图上除极波方向与复极...
1、综上所述,除极和复极所形成的电子流其实方向是相同的,都是由内膜流向外膜,请结合诊断学484页图5-1-2,电子从负到正跑,所得的图是正向波,所以复极和除极主波方向在心电图上就一致了。
2、这一过程启动了心脏的电活动。具体来说,心房肌的除极在心电图上表现为一个波峰,即P波,而心室肌的除极则表现为连续的QRS波群。除极之后,心肌会重新恢复到极化状态,这个过程被称为“复极”。相较于除极,复极的过程更为缓慢,产生的电活动振幅较低。
3、原因就在于可以自不同角度了解心电活动上下,左右,前后的综合心电向量,从而观察其正常与否等等。除极:心房、心室肌在静止的间歇中,由于细胞内外离子(包括K+,Na+,Ca2+,cl-等)浓度差别很大,处于“极化状态”。
何为动作电位?简述其产生过程及特点。
1、动作电位是指可兴奋细胞受到刺激时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产生的可扩布的电位变化过程。动作电位由峰电位和后电位组成,峰电位是动作电位的主要组成成分。动作电位可以分成去极化、复极化、超极化三个过程。动作电位的产生符合“全或无定律”,即刺激只要达到阈值,就能引发动作电位。
2、【答案】:动作电位是细胞受刺激时细胞膜产生的一次可逆的并且是可传导的电位变化,它包括锋电位和后电位。动作电位产生的机制是:①有效刺激使膜对Na+的通透性增加→Na+顺浓度梯度部分内流→膜产生部分去极化→达阈电位→Na+通道大量开放→Na+快速内流→膜电位急剧升高→形成动作电位的上升支。
3、动作电位是指可兴奋细胞受到刺激时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产生的可扩布的电位变化过程。动作电位由峰电位(迅速去极化上升支和迅速复极化下降支的总称)和后电位(缓慢的电位变化,包括负后电位和正后电位)组成。
4、动作电位指细胞受到刺激而兴奋时,细胞膜在原来静息电位的基础上发生的一次迅速而短暂的,可向周围扩布的电位波动。动作电位的产生过程:神经纤维和肌细胞在安静状态时,其膜的静息电位约为-70~-90mV。
5、动作电位定义:可兴奋组织或细胞受到阈上刺激时,在静息电位基础上发生的快速、可逆转、可传播的细胞膜两侧的电变化。主要成分:峰电位 形成条件:细胞膜两侧存在离子浓度差,细胞膜内K+浓度高于细胞膜外,而细胞外Na+、Ca2+、Cl-高于细胞内。细胞膜在不同状态下对不同离子的通透性不同。
6、所谓静息电位,就是没有受到刺激时膜内外的电位状况,也就是内负外正;动作电位就是指受到刺激,钾离子外流,电位由内负外正变成内正外负的状况。不衰减性传导,在细胞膜上任意一点产生动作电位,那整个细胞膜都会经历一次完全相同的动作电位,其形状与幅度均不发生变化。
神经兴奋或抑制时都有电位变化吗?是怎么变化的
1、神经兴奋或抑制时有电位变化。神经兴奋或抑制时的电位变化称为动作电位(反之称静息电位)。动作电位的形成过程:静息的时候膜电位为外正内负 (外钠内钾)。当受到刺激后,细胞膜上少量钠通道激活开放,钠离子顺着浓度差少量内流,膜内外电位差逐渐减小,产生局部电流。
2、因抑制,会引起突触后膜发生膜电位变化,使突触后膜的静息电位的绝对值增大,使突触后膜更不易兴奋,当兴奋性神经递质从突触前膜释放到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上的受体接合,使突触后膜电位由外正内负变为外负内正。
3、兴奋性突触:兴奋性突触是去极化性质的电位增加,可因多次兴奋性突触的活动而发生的总和,在超过阈值时,即产生动作电位。抑制性突触:抑制性突触后电位因为其超极化和离子透性的增大而引起的短路效应,使兴奋性突触后电位的去极化减少。
动作电位的传导原理
1、动作电位在有髓和无髓纤维上传导的共同点是:动作电位传导的原理相同,即都是通过局部电流刺激邻近未兴奋膜使之产生动作电位。其不同点有:①在无髓纤维上动作电位沿细胞膜依次传导,在有髓纤维上,局部电流只能在相邻邓飞结间产生。动作电位只能产生在郎飞结上,故传导是跳跃式的。
2、实际上动作电位的传导就是连续在膜上相继产生动作电位的过程。
3、首先要知道神经冲动的传导有:极化、反极化、去极化、复极化四个过程。动作电位的传导过程发生在去极化这一阶段。
4、因此,所谓动作电位的传导实际上就是兴奋膜向前移动的过程。在受到刺激产生兴奋的轴突与周围静息膜之间都可以产生局部电流,因此可以向两个方向传导,被称之为动作电位的双向传导。
5、①动作电位是以局部电流形式进行传导的,由于受刺激部位膜上电位差为内正外负,而未兴奋处仍为安静时内负外正的极化状态,因此局部电流是双向流动的,即动作电位呈双 向传导。
6、动作电位形成原理 细胞外钠离子的浓度比细胞内高的多,它有从细胞外向细胞内扩散的趋势,但钠离子能否进入细胞是由细胞膜上的钠通道的状态来决定的。当细胞受到刺激产生兴奋时,首先是少量兴奋性较高的钠通道开放,很少量钠离子顺浓度差进入细胞,致使膜两侧的电位差减小,产生一定程度的去极化。
“动作电位”是如何产生的?
动作电位的产生机制是静息状态时,细胞膜外Na+浓度大于膜内,Na+有向膜内扩散的趋势,而且静息时膜内存在着相当数值的负电位,这种电场力也吸引Na+向膜内移动。
首先,细胞受到一个大于阈值强度的外界刺激,细胞膜上部分发生去极化,使少量钠离子流入膜内,当去极化达到阈电位水平,钠离子与去极化形成正反馈,使得钠离子大量内流,直到钠离子的平衡电位(内正外负),这时动作电位就形成了。
细胞在静息状态即未接受刺激时,通道处于备用状态。当刺激作用时,通道被激活而开放。多数通道开放的时间很短,如产生锋电位上升支的Na+通道开放时间仅为1-2ms,随即进入失活状态。必须经过一段时间,通道才能由失活状态恢复至静息的备用状态。
动作电位是离子的流动导致的,细胞作为信号处理的只有“外正内负”和“外负内正”两种状态,而不是电荷的多少或电位的强弱。动作电位没有传递,只是从刺激点开始动作电位不停的在不同膜部位分别产生扩布出去,动作电位产生需要的能量来自于给部分细胞膜自身,所以不衰减。
动作电位是指可兴奋细胞受到刺激时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产生的可扩布的电位变化过程。动作电位由峰电位(迅速去极化上升支和迅速复极化下降支的总称)和后电位(缓慢的电位变化,包括负后电位和正后电位)组成。峰电位是动作电位的主要组成成分,因此通常意义的动作电位主要指峰电位。
动作电位细胞膜内外的定位正数分别是什么?
1、动作电位是相对于静息电位而言的。在细胞膜受到了刺激之后,膜电位由静息电位转变为动作电位。细胞膜内外的电位变化是由外正内负转变为外负内正。
2、静息电位——外正内负;动作电位——内正外负。静息电位外正内负,动作电位外负内正。静息电位就是平静时的膜电位,由于细胞膜对K的通透性大,对Na的通透性小,造成膜内K离子外流,电位外正内负。接受到刺激时,细胞膜对Na离子的通透性骤然增大,造成Na内流,电位外负内正,即为动作电位。
3、静息状态下,静息电位是外正内负(用微电极一端放进神经元轴突内,一端搭在细胞膜上,像接通电池正负极一样,可测量到神经细胞内外的电活动,结果发现电压相差70mv),由于人为规定:膜外为正且为0电位,膜内为负,也即是说膜内比膜外低70mv,可记为-70mv。
4、动作电位是短暂、快速的膜电位的变化(100mV),在此期间,细胞膜内外的极性发生反转,即细胞膜由静息状态时的膜内为负、膜外为正转变为膜内为正而膜外为负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