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作电位曲线图分析(动作电位曲线图分析实验报告)
动作 2024年10月12日 07:44:46 3399youxi
快速分析神经调节过程中电位变化曲线图
1、考题中出现的电位变化曲线一般如下图所示,横坐标代表时间,单位是ms,纵坐标是膜电位,单位是mV,但一定注意,纵坐标上的数值并不代表膜内电位数值,而是膜内电位与膜外电位的差值。比如纵坐标上的-70,代表膜内比膜外低了70mV的电位,+30代表膜内比膜外高了30mV的电位。
2、考试中常见的电位变化曲线,以时间(ms)为横坐标,以膜电位差(mV)为纵坐标,但需注意,纵坐标所代表的是膜内电位与膜外电位的差值。例如,-70mV表示膜内电位低于膜外70mV,而+30mV则代表膜内电位高于膜外30mV。现在,让我们通过四个关键阶段来揭示这个曲线的秘密。
3、号线是静息电位,此时细胞膜的钾离子通道时打开的,由于细胞中的钾离子多,因此细胞中的钾离子有向细胞外运动的趋势,但是此时细胞内为负电,外为正电,根据电荷的吸引与排斥原理,钾离子又有向细胞内运动的趋势,当这两者达到平衡状态时就是静息电位的产生与维持。
4、神经兴奋或抑制时有电位变化。神经兴奋或抑制时的电位变化称为动作电位(反之称静息电位)。动作电位的形成过程:静息的时候膜电位为外正内负 (外钠内钾)。当受到刺激后,细胞膜上少量钠通道激活开放,钠离子顺着浓度差少量内流,膜内外电位差逐渐减小,产生局部电流。
肌电图描述方法
实际使用的描记方法有两种:一种是表面导出法,即把电极贴附在皮肤上导出电位的方法;另一种是针电极法,即把针电极刺入肌肉导出局部电位的方法。用后一种方法能分别记录肌肉每次的动作电位,而根据从每秒数次到三十次的肌肉动作电位情况,发现频率的异常。应用肌电图还可以诊断运动机能失常的原因。
因为不知道具体临床体征,如果单纯从神经传导和肌电图检查来看,以你可以理解的语言描述:运动神经传导:电刺激左右手正中神经,拇短展肌记录,潜伏期延长,意味正中神经受损(神经纤维受累、脱髓鞘)。
肌电图是通过描述神经肌肉单位活动的生物电流来判断神经肌肉所处的功能状态,以结合临床对疾病做出诊断,利用肌电图检查可帮助区别病变系肌原性或是神经原性。对于神经根压迫的诊断,肌电图更有独特的价值。神经肌肉单位又称为运动单位,由一个前角运动神经元及其支配的肌纤维组成。
肌电图是记录神经和肌肉生物电活动以判断其功能的一种电诊断方法。检查时将电极插入肌肉,通过放大系统将肌肉在静息和收缩状态的生物电流放大,再由阴极射线示波器显示出来。
病理状态下,肌电图会发生相应地改变常见的有以下几种:纤颤电位:失去神经支配的肌肉在受到刺激电极插入后,处于肌静息时出现的短时限、低电压电位,称为纤颤电位。束颤电位:肌肉在放松时出现的自发运动电位,其时间宽、电压高,单个、成对或成群发放。
膜电位变化曲线解读
生物膜电位变化曲线是用来描述细胞膜电位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在生物实验中,通常会利用膜片钳技术来记录细胞膜电位的变化。解读生物膜电位变化曲线,首先需要了解膜电位的基础知识。细胞膜电位通常指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差,这种电位差是由细胞内外存在的离子浓度差形成的。
膜电位变化曲线是指一段时间内神经细胞膜电位的变化情况。膜电位的上升称为兴奋,通常指神经细胞内电位向正值方向发展。这种情况下,膜电位逐渐接近或超过一个阈值,触发神经动作电位的产生。膜电位变化曲线通常以时间为横轴,膜电位的大小为纵轴。
生物膜电位变化曲线主要分为两个阶段:去极化和复极化。去极化是指细胞膜电位由外正内负变为外负内正的过程,这是动作电位的关键部分。复极化则是细胞膜电位恢复到静息电位的过程。解读生物膜电位变化曲线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确定曲线的起点和终点,即动作电位的起始和结束点。
膜电位变化曲线图画出来:垂直坐标轴表示电位大小横轴表示距离接地极的多少。电位分布形成金字塔形,接地极打入大地。当电机发生接地故障时。接地电流半球形散开。半球形虚线表示大地内等位线。